文物会说话|美玉为琮,国之重器就是TA!

 

 

 

·  中华第一玉琮

 

草鞋山遗址1972-1973年的考古发掘最为重要的发现之一是M198墓葬

M198墓葬是一座典型的良渚文化类型墓葬,

出土了大型玉琮、玉璧等随葬玉器。

其中有3件玉琮,第一件出土的被誉为“中华第一玉琮”

 

这个玉琮不是最大的,也不是级数最多的,

之所以被誉为“中华第一玉琮”,

第一是因为打破了考古界对玉琮年代的原有普遍认知

证明良渚时期就已经有玉琮;

第二是因为打破了对社会等级分化的原有普遍认知

使人们认识到,在距今五千年左右,社会分化已经比较严重了。

 

正是由于M198和玉琮的发现,

从而引起了考古界对于玉琮在中国古代的地位、在玉文化中的地位的重视和关注,

大大激发了长三角其他区域开始关注良渚时期墓葬的发掘和社会形态的研究。

 

 

“玉琮”

 

这两个字听来

就有一股厚重、古老、华贵的气息扑面而来

 

没错,这就是我的名字

我来自园区阳澄湖畔的草鞋山

 

有人说我是国之重器

有人说我神秘莫测

我是你必须要认识的文物

 

下面看看我的自我介绍吧

 

良渚玉琮

 

玉在中国人心中有份特别的情感,

”字更是始于中国最古的文字,

在古人心目中是一个美好、高尚的字眼,

也是礼器与象征身份地位的饰物。

 

所以,以玉为质,以玉琮为名,生来就注定不平凡。

 

我们玉琮外方内圆(孔),为方柱体,上下通透,质地坚硬。

有单节的也有多节的,只有稀世的瑞玉才能被选上雕琢打造成玉琮。

 

 

而来自草鞋山的我,通体墨玉色,全身有十二节,节节高升,

因此我也被称为“十二节玉琮”。

 

在我身边还有两位小兄弟,他们没我大,

但也不要小看了他们,我们都是草鞋山的骄傲。

除了我们以外,我还有一些“异姓”兄弟姐妹,

他们有的来自良渚,有的来自张陵山等等。

 

我们都来自于同一时代,

形体宽阔,质地坚韧,造型完整是我们共同的特点。

有的玉琮的表面,光洁素面,

也有的刻着纹饰,独特繁缛,神秘莫测。

 

玉琮(良渚文化),外方内圆(孔),上下通透,大多绘以纹饰,

是先民们用于祭祀神祗的一种礼器。

 

玉琮是良渚文化中最具特征的玉器,

不仅是形体最大的器件,也是出土较多的玉器品种。

良渚文化时期的玉琮多出土于规模较大的墓葬,

反映出玉琮在当时已经是一种身份和权力的象征。

 

“大十有二寸,射四寸,厚寸”

——《周礼·考工记·玉人》

 

“圆中牙身玄外曰

——《白虎通·文质篇》

 

 

那我们玉琮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且听我细细道来~

 

天地方圆·方圆一体

 

玉有五德:仁义智勇洁。

 

先民们相信美玉能够沟通人神,

所以就用玉,打造成玉琮,来作为祭祀天地的礼器。

 

敬天、礼地、祭祖。

内圆像天,外方像地,是“天圆地方”的极致体现,

先民在打造我们时,希望把天和地相贯通起来。

而其中像我这样的高体玉琮,自豪地说,

就犹如通天之柱,顶天立地般肃穆与庄严。

 

如果穿越回远古的某一天,

你们也许能看到,先民们怀着希望,耐心地将我打磨而成。

带着光华出炉,平置或捧在手上,虔心祭祀,

希冀能够通过玉琮联通上天,带来丰收与希望。

 

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

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

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周礼·春官·大宗伯》

 

权力与财富

 

不仅仅是礼器。随着那个时代玉产量的逐渐减少,玉也变得越来越尊贵。

我们玉琮,更是成为了权力与财富的象征。

掌管权力的王、拥有财富的贵族、把持信仰的祭司......

玉琮成了他们私人把玩的器物。

在那个年代“事死如事生”的观念下,我们随着这些权贵被埋入地下。

但这也或许显示着这一文化时期,玉石的使用被赋予了社会性,

进入文明或跨入国家社会门槛的进程。

 

在权力体现上,良渚先民通过玉琮的节数来体现玉琮的权威,

它的出现作为信仰的标识,

为玉琮等带有明显权力意味的良渚玉器提供了有力的加持。

 

著名考古学家张忠培称“良渚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一个源头”,

而著名考古学家严文明则表示“中华文明的曙光是从良渚升起的”。

玉琮正好给我们一个看到这些文明样貌的窗口。

 

玉琮作为古人至高无上的礼器,不仅仅是对天地的信仰,

更承载着先民对于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也代表着朴素的宇宙观与哲学观。

 

我们琮,作为古文明的重要象征,也有着文化载体的作用,

因而随着中华文化的不断扩大而辐射了大半个中国。

 

 

 

 

- 草鞋山考古遗址公园 -

 

 

草鞋山遗址位于阳澄湖南岸,被称为“江南史前文化标尺” 、“世界稻作文化的原乡”。

2013年,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草鞋山遗址是江南史前文化的中心聚落,遗址保存有长江下游史前文化完整的发展序列,

再现了长江下游史前人类历史的发展史,是长三角地区历史发展的一部完整的“地书”,具有考古学上的里程碑意义。

 

 

更多精彩请持续关注

 “行走在遗址间”栏目 

为您讲述 江南文化之源故事

感受环太湖流域的古文明

草鞋山考古遗址公园官网:https://www.caoxieshanpark.cn

 

供稿单位:苏州明堂映像美术馆

学术顾问:李冬君

 

 


责编:徐晓燕

编辑:园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