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会说话 | 勇士的衡量标准,原来是它!

 

 

 

草鞋山遗址全新推出“文物会说话”系列,以“我”的视角,带领大家了解文明发展阶段的经典器物小知识。

 

 

听说

现代人锻炼身体都是举铁

其实也可以尝试举举我

等一个“力能扛鼎”的勇士

我是陶鼎

也来自园区阳澄湖畔的草鞋山

 

圆形,深腹,圜底

还有三条腿和一个盖子

 

 

 

陶鼎

01 鼎鼎大名

作为古代最重要的礼器,我自称考古界的明星,大家没意见吧!

 

所谓“一言九”“大名鼎鼎”“足之势”“力相助”……都在强调我的意义非凡!

不过安居草鞋山一隅的我,介于马家浜崧泽文化时期,还没那么名声沸。

 

鼎,是由釜改良而来的炊煮工具。

相较于釜,鼎上面多了盖子,下面多了三条腿。

先民们把各种能吃的食物一起放入鼎里,然后在鼎的底部生火,把食物煮熟。

 

从釜到鼎,大家可以看到古人烹饪方式的局限,捞、烫、涮、煮……

 

 

大有用处的足和盖

02 三足鼎立

 

 

带盖陶鼎

 

大家看我头顶上的盖子和鼎身下的三条腿,就是我最特别的外貌特征了。

 

显而易见,三足充当了鼎身的支架,使得先民们能够直接生火,

这是相较于釜的进步之处(在使用釜的时期,每次煮饭都得另外搭建支架)。

 

而上头的鼎盖则可能是为了将炖煮的食物更好地焖烂,

或者出于卫生的考虑,防止外界灰尘误入其中。

 

 

三足带盖陶鼎可以说是草鞋山在崧泽文化期十分典型的器物,是太湖流域的先民们智慧的结晶。

 

从釜的改良,到鼎的问世,文明的进程在一点点推进。

 

 

古往今来

03 尝鼎一脔

 

在历史的发展中,鼎的实用性很快被其他铁制或铜制容器所取代,但是却成为了彰显身份的礼制重器。

 

 

现代社会再难出现鼎类的器型,但只要谈起历史,

我们总能想见一个个野心勃勃的政治家争先恐后地问鼎中原。

 

 

 

- 草鞋山遗址 -

 

 

草鞋山遗址位于阳澄湖南岸,被称为“江南史前文化标尺” 、“世界稻作文化的原乡”。

2013年,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草鞋山遗址是江南史前文化的中心聚落,遗址保存有长江下游史前文化完整的发展序列,

再现了长江下游史前人类历史的发展史,是长三角地区历史发展的一部完整的“地书”,具有考古学上的里程碑意义。

 

 

更多精彩请持续关注

 “行走在遗址间”栏目 

为您讲述 江南文化之源故事

感受环太湖流域的古文明

草鞋山考古遗址公园官网:https://www.caoxieshanpark.cn

 

供稿单位:苏州明堂映像美术馆

学术顾问:李冬君

 


责编:徐晓燕

编辑:园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