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迹草鞋山|山人自有妙“记”!

 

 

 

穿越六千年时光

身临史前江南的日常生活

走近草鞋山文化

触摸这片土地的真实记忆

 

穿境而过的娄江

四通八达的商店街

秋天吃不完的蟹

去苏州必坐的19路公交车

……

这是夷(唯)亭的专属记忆

那些藏在时光中的趣事

你知道哪些?

 

 

夷(唯)亭古时为“吴中巨镇”,物产丰富,风光秀丽,墨客云集,底蕴深厚。

李金华 摄

 

清朝文人沈藻采于光绪年间编撰的《元和唯亭志》对明清时期的唯亭有着较为详实的记录,

在书中,归圣脉的“唯亭八景诗”将古唯亭描述得既全面又诗意,

石桥夜月、古寺乔柯、元泾听潮、渔沼荷风、金沙落照、

曲水环山、阳城渔艇、青丘野眺……

展现了风光绮丽的景象。

 

曲水环山(选自《元和唯亭志》)

 

在归圣脉的诗中,还提到了明清时期当地文人以之为傲的精神导师、

明朝初期大文豪、被誉为“明朝最伟大的诗人”——高启

唯亭八景由此扬名,大镇周边的文士骚客吟诵不绝。

 

道光年间,唯亭人沈宗浩还把“唯亭八景图”描绘了出来,

并收录到《元和唯亭志》中,由此印证着园区文化的繁荣景象。

 

民间还流传着一句“唯亭山(村) 里有七十二条对山浜”的俗语,

而唯亭八景中的曲水环山描述的就是草鞋山、夷陵山一带的景象。

 

李金华 摄

 

唯亭地处太湖流域,港湖密布,沃野阡陌,人民勤劳,憧憬幸福,

这里是民间文学滋生的土壤。

 

李金华 摄

 

这里还有着不少流传于民间的掌故、传说、逸闻

人们口口相传作为劳动休憩时的“精神佐料”,

更是表达他们对美好生活的一厢愿景。

 

 

唯亭,在苏州话里与“夷亭”“夷陵”同音,所以夷陵山又名唯亭山,

久而久之,唯亭便代替了原称。

 

苏州无高山,但谁能想到,一场横跨千年的文明叩问与旷世回响,

竟是从草鞋山遗址唯一现存可以显现的高台——夷陵山这座土墩缘起的。

 

在上个世纪,夷陵山一带有陵南、陵中、陵北三个村庄,周边有学校,有寺庙,生活着很多人,热闹极了。

 

在这之中,有一位王中一老先生,他从小便跟着父母来到夷陵山一带,

在这里生活、读书、工作直到退休,在夷陵山边上生活了大半辈子,

退休后将自己熟悉的生活回忆凝聚在《夷陵山人笔记》中,

让更多人了解到夷陵山、草鞋山的民间故事和奇闻趣事。

 

王中一

 

 

1946年9月生于苏州市元和路,自幼随父母来到阳澄湖畔的夷陵山村,

在这里生活、读书、工作直到退休。

1963年起从事农村学校教育工作,

任小学、初中语文、政治学科教学,中学一级教师。

1980年参加江苏师范学院中文系中学语文教师进修班面授两年。

2006年10月退休后开始学习写作。

 

 

1

在夷陵山的山顶,原来有一座汉寿亭侯关帝阁,

里面供奉着关公、周仓、赤兔马的塑像,

后窗口挂了一盏大红灯笼,

到了晚上便由山下寺庙的和尚上山点燃大红灯笼蜡烛,

是当时引导阳澄湖夜航船只进港的航标。

 

后来,其因为年久失修而坍毁了,

关于关帝阁,王中一老先生在书中这样说道。

👇

 

 

2

 

从夷陵山的山顶向南走,沿着一条弯弯曲曲的石块铺成的路,便能从夷陵山直达娄江边的唯亭镇。

 

草鞋山遗址70年代发掘坑位图

 

这条路由二尺多长、一尺多宽的石块铺成,走一步刚好一块,俗称“步石”,

长达三里的“步石”路,在乡村是极少见到的,

可见夷陵山地区很早就有热闹繁荣的景象了。

 

 

3

 

在夷陵山上,有着大大小小的山洞,居住着狗獾、猪獾、野猫、野兔、黄鼠狼等动物,

由于周围人迹罕至、杂树茂盛,给野生动物们造就了一个生活的天然场所。

 

 

过去大人也常用獾来吓唬小孩子:

夜里不要出去,当心被野猪獾拖走

不要哭,当心狗獾来”。

 

 

4

 

在夷陵山的四周,有一条条为了建陵挖土而成的小河浜,

如山前浜、孙家浜、邱家浜、姚殷浜、卢家浜等等,

方向大多数都对着山,被村民们称为“72条对山浜”。

村民们依浜而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李金华 摄

 

20世纪70年代,夷陵山周边的村民办起了砖瓦厂,取用了许多山泥,

后来,因为村庄修路又取用了大量山泥,

到如今,夷陵山仅存一小高墩了。

 

 

5

 

在过去,夷陵山是唯亭的制高点,历年春日或重阳时,是游者登高眺望阳澄湖和周围水乡景色的绝佳处。

 

李金华 摄

 

在附近居住的老人的记忆中,假如天气好,

站在夷陵山的山顶上,东可望见昆山,西能看到苏州的北寺塔,

鸟瞰阳澄湖,浩浩荡荡,一望无际,水天相连,

湖中捕鱼、运输船只白帆点点,如诗如画。

 

 

 

“夷陵山人”王中一老先生将深藏在心中的故事表达出来,

通过自己的方式记录着当地的乡土人情。

 

不只是王老先生,在这里,世世代代的“夷陵山人”勾勒出了夷亭鲜活的时代缩影。

 

……

 

徐徐湖畔风 悠悠乡土情

吴地文化的灿烂画卷

讲述着当地的人文风韵

勾勒出了夷亭人

独特的物质与精神文化生活

 

 

- 草鞋山考古遗址公园 -

 

草鞋山遗址位于苏州工业园区阳澄湖南岸,是太湖流域史前文明的中心聚落、江南文化的源头,

被称为“江南史前文化标尺”“世界稻作文化的原乡”

2013年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草鞋山考古遗址公园集合时空之门、考古现场展示、主题展、古水稻田场景复原、考古工作站等功能空间,

以考古成果为依据,再现草鞋山遗址的风貌和魅力,

解密江南文化的源头与脉络2022年入选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

 

 

更多精彩请持续关注

 “寻迹草鞋山”系列 

身临史前江南的日常生活

触摸这片土地的真实记忆

▲扫描上方二维码

即刻预约参观草鞋山考古遗址公园

草鞋山考古遗址公园官网:https://www.caoxieshanpark.cn

 


拟稿:顾昕彤

责编:徐晓燕

审核:甄雨杨、毛薇薇

审签:戚瑶亮